晶片卡

世界上主要smart card微處理器供應商是 Infineon Technologies、NXP Semiconductors、 STMicroelectronics。

晶片卡的發展歷史:

羅蘭·莫雷諾 (Roland Moreno) 於 1974 年為存儲卡申請了專利。

到 1977 年,三大商業製造商 Bull CP8、SGS Thomson 和 Schlumberger 開始開發晶片卡產品。

1979 年 3 月,Bull CP8 的 Michel Hugon 第一個設計和開發了一種結合了處理器和存儲器運用於微處理器的卡片。

他發明了微處理器的晶片卡。

1995 年:第一張 SIM 卡問世

SIM 卡一直在不斷發展,以實現從 2G 到 5G 上, 全球移動通信系統 (GSM) 標準的移動電話用戶使用晶片卡技術作為 SIM 卡

1999 年:第一張國民晶片式身份證(芬蘭身份證)

目前已經制定了許多關於電子身份證的國際法規和標準

EMV晶片卡支付規範往後在金融業上廣泛運用

1999 年:開始運用在交通運輸的晶片卡

2001 年:首次頒發軍用 CAC 證書,用於物理訪問控制和安全邏輯身份驗證,並依此為規格依據

2003年:推出Micro-SIM

2005 年:開始符合 ICAO 標準的電子護照(挪威護照)

電子護照將智能卡技術與微處理器相結合,該微處理器可存儲身份證照片的數字版本以及紙質護照第一頁上的所有身份證數據。

2012 年:推出 Nano-SIM介面

2018 年:開始推出生物識別非接觸式支付卡 eSIM

2019 年 開始 5G SIM 卡運用

ISO/IEC 7816 是與接觸式電子識別卡相關的國際標準,由國際標準化組織 (ISO) 和國際電工委員會 (IEC) 共同管理。

ISO/IEC 14443 定義了非接觸式卡的標準。

CPU CARD 提供了一種將數據安全地存儲在卡上並通過加密保護通信的方法,其 物理佈局設計為防篡改 ,使用 PIN 碼或生物特徵數據可用於身份驗證,安全無慮。